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

期刊简介

    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》(ISSN1674-568X,CN45-1369/Q)是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,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(月刊),为北京大学图书馆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》入编期刊、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CSCD)来源期刊、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(WJCI)报告来源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)。
    《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》主要刊登植物、动物和微生物基因组学、转录组学、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,分子医学、现代生物技术等应用生物学研究的未发表的创新性研究成果,以及上述领域的综述论文。

 

2025年04期
述评

PBX1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

李雯;王培昌;宋乔;

前B细胞白血病同源盒转录因子1(pre-B-cell leukemia 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1, PBX1)是一种在进化上高度保守的同源结构域蛋白,在细胞代谢、组织和器官的发育及分化等多个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。PBX1作为一种“先锋转录因子”,可以增加染色质可及性,激活并促进骨骼肌分化和乳腺癌增殖相关靶基因的转录。PBX1缺失会影响胚胎时期多种器官的正常发育,使器官形态和功能出现异常,导致各类先天疾病。PBX1也与多种癌细胞的增殖、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相关,且在多种癌症中发挥促癌作用。本综述通过详细阐述PBX1的结构、功能及其在多种疾病中的致病机制,为PBX1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。

2025 年 04 期 v.44 ;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(82030064)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(82402715);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L246009); 宣武医院国自然青年培育计划(QNPY202317);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专科学院(系)培养基金(CCMU2024ZKYXY009)共同资助
[下载次数: 1 ] [被引频次: 0 ] [阅读次数: 5 ] HTML PDF 引用本文

骨钙素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

袁梦;凌雪;赵丛苍;

骨钙素(osteocalcin, OC)是一种由成熟成骨细胞分泌的维生素K依赖性钙结合蛋白,作为骨骼中含量最多的非胶原蛋白,它被认为是骨形成和骨转换的重要标志。由于骨钙素在骨骼中的高稳定性和低污染风险,其在考古学研究中显示出极大的应用前景。然而,国内对于骨钙素的考古学研究尚显不足。本文系统梳理了骨钙素的生物学特性,揭示了其在考古学领域中判断个体年龄段和性别、获取准确的碳氮同位素数据、分析先民的生存压力和疾病状况、建立系统发育关系等方面的巨大潜力。在此基础上,深入分析了骨钙素未来研究趋势,以期为骨钙素在中国考古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新视角和方法。

2025 年 04 期 v.44 ;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(2022YFC3500901)资助
[下载次数: 0 ] [被引频次: 0 ] [阅读次数: 3 ] HTML PDF 引用本文
研究论文

杉木ClMYB5基因cDNA的克隆、表达特性与互作蛋白研究

李翠萍;张子健;文娅婷;徐增富;李魁鹏;

杉木(Cunninghamia lanceolata)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用材树种,具有广泛的用途。MYB转录因子家族在植物的生长、发育、非生物胁迫应答以及类黄酮生物合成等方面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。本研究克隆了与拟南芥(Arabidopsis thaliana)AtMYB5基因同源的杉木ClMYB5基因cDNA,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、表达特性及互作蛋白分析。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,ClMYB5蛋白为既亲水又亲脂蛋白,定位在细胞核中,有信号肽,无跨膜结构域,含有一个R2-R3结构域,属于R2R3-MYB转录因子亚家族;RT-PCR结果显示,ClMYB5在杉木根表达量最高,其次为树干木质部;酵母双杂交实验表明,ClMYB5与ClbHLH30蛋白存在相互作用。通过荧光素酶蛋白互补实验,进一步验证了ClMYB5与ClbHLH30存在互作关系。RT-PCR结果显示,ClbHLH30在形成层中表达量最高。综合实验结果表明,ClMYB5主要在杉木木质部维管组织中表达,在杉木类黄酮生物合成中可能具有潜在的调控功能。本研究增进了对裸子植物MYB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作用的认知。

2025 年 04 期 v.44 ;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32060352);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(2022YFD2200201-5); 广西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(A3360051020)共同资助
[下载次数: 3 ] [被引频次: 0 ] [阅读次数: 6 ] HTML PDF 引用本文

适应喀斯特与非喀斯特生境的两种天葵属植物的基因组特征研究

莫晓芫;张强;黄夕洋;吴磊;覃信梅;

为探索适应不同生境基质植物基因组特征变异规律,本研究以生长在喀斯特石灰岩上特有种广西天葵(Semiaquilegia guangxiensis)和与之近缘且主要生长在泥土上的广布种天葵(Semiaquilegia adoxoides)为研究对象,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基于二代测序的基因组Survey分析,评估基因组大小、杂合率、重复序列、 GC含量和倍性,比较和分析基因组特征差异。流式细胞术预估广西天葵和天葵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392.12 Mb、 337.68 Mb。K-mer分析预估两者基因组大小分别为390.68 Mb、341.12 Mb,杂合率分别为0.54%、 0.08%,重复序列分别为52.40%、 47.70%,预测两者均为二倍体。基因组初步组装得到两者基因组大小分别为311.62 Mb、 264.24 Mb, GC含量分别为36.47%、 36.34%,经BUSCO评估组装完整性相对较好。以上结果表明,专性生长在喀斯特石灰岩的广西天葵的基因组大小、杂合度、重复序列均高于分布广泛的天葵。对基因组进行重复序列注释和功能分析显示,广西天葵的重复序列和转座子比例均比天葵高,广西天葵重复序列功能注释到了氧化还原、能量代谢、次生代谢物合成、调控Ca2+、细胞壁合成等条目,这可能与其适应喀斯特生境有关。本研究为天葵属植物的全基因组测序、组装和精细图谱绘制进而解析适应不同生境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,也为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。

2025 年 04 期 v.44 ;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32260045);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(2022GXNSFBA035450); 广西喀斯特植物保育与恢复生态学重点实验室项目(22-035-26)共同资助
[下载次数: 1 ] [被引频次: 0 ] [阅读次数: 4 ] HTML PDF 引用本文

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水稻中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位点

杨梅;牛鹏威;陈美伶;陈福平;陈曼妮;岑卫健;罗继景;

由革兰阴性菌水稻黄单胞菌(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.oryzae, Xoc)引起的细菌性条斑病(bacterial leaf streak, BLS)是水稻生产区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,尤其是在潮湿的热带、亚热带地区。本研究通过对152份不同水稻(Oryza sativa)种质进行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表型鉴定,并结合SNP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(genome-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, GWAS),确定了分布于水稻1、 2、 5、 9和11号染色体上的46个数量性状位点(quantitative trait locus, QTL),其中有6个与已报道的位点共定位,2个为新的BLS抗性关联位点。本研究为挖掘水稻细条病抗性基因奠定了重要基础。

2025 年 04 期 v.44 ; 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(A3130022005)资助
[下载次数: 0 ] [被引频次: 0 ] [阅读次数: 6 ] HTML PDF 引用本文
本期统计数据 more>>

友情链接

引用

GB/T 7714-2015 格式引文
MLA格式引文
APA格式引文
检 索 高级检索